报告时间:2022年8月26日(星期五)16:00-17:30
报告地点:逸夫楼12楼会议室
报 告 人:葛子义 研究员
工作单位: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
举办单位: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、光电技术研究院
报告简介:
有机太阳能电池(OSCs)具有低价、质轻、柔性和易于大面积制备等优点,其效率主要取决于界面层、活性层和器件工艺等三个要素。首先,创新性开发了一类湿法加工的低价非共轭小分子电解质作为OSCs的界面材料,替代传统的蒸镀型界面和昂贵的有机共轭类界面材料,突破了单结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10%效率瓶颈。在活性层材料方面,制备了系列新型非富勒烯受体,利用共混调节活性层形貌和吸光光谱,获得了单结17%效率的非富勒烯OSCs;此外,制备了新型小分子给体材料,通过侧链工程,获得了15%以上效率的全小分子OSCs。在器件工艺上,制备了全湿法无ITO的柔性电池,效率达到14%以上,且耐1000次以上弯折。通过三元策略优化器件结构,制备的刚性OSCs效率达到18.5%,柔性OSCs效率达到15.9%,是报道时的最高效率之一。此外,制备了柔性半透明OSCs,并应用于模拟“智能温室”,实现光伏共享;最后,还开发了超轻超薄的柔性可拉伸电池,在可穿戴电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。
报告人简介:
葛子义,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二级研究员、博导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,浙江省能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。1999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,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,2005年至2009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、神奈川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从事有机光电研究。2009年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教授。2010年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,主要从事有机/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OLED研究。近年来在Nature Photonics、Chem. Soc. Rev.、Joule、Adv. Mater.、Angew. Chem.、Mat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9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。撰写Springer出版社等中英文专著4部。先后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、5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等20多项科研项目。获得2016年“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”、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(排名第一)、2021宁波市十佳“科技追梦人”。先后担任Science China Chemistry、InfoMat、The Innovation、ES Energy & Environments、Energy Materials等七本期刊编委,兼任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常务理事、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会议(ICOOE)大会主席。50多次受邀做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邀请报告。